晶振通過頻率振動給設備傳達信號,如果突然不起振了,我們該如何做呢?我們是直接撥打工程電話,還是自己先找出一些對應的問題來.一般晶振不起振也就那么幾點因素,我們準備了一些時間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,希望對大家有一定幫助,當您的設備出現一些問題不會一頭霧水,至少知道問題所在可以通知工程.
引起晶振不起振的原因有:
(1) PCB板布線錯誤;
(2)單片機質量有問題;
(3)晶振質量有問題;
(4)負載電容或匹配電容與晶振不匹配或者電容質量有問題;
(5) PCB板受潮,導致阻抗失配而不能起振;
(6)晶振電路的走線過長;
(7)SMD晶振兩腳之間有走線;
(8)外圍電路的影響.
解決方案,建議按如下方法逐個排除故障:
(1)排除電路錯誤的可能性,因此你可以用相應型號單片機的推薦電路進行比較.
(2)排除外圍元件不良的可能性,因為外圍零件無非為電阻,電容,你很容易鑒別是否為良品.
(3)排除晶振為停振品的可能性,因為你不會只試了一二個晶振.
(4)試著改換晶體兩端的電容,也許晶振就能起振了,電容的大小請參考晶振的使用說明.
(5)在PCB布線時晶振電路的走線應盡量短且盡可能靠近IC,杜絕在晶振兩腳間走線.
使用注意事項:
另引起無源貼片晶振頻率偏差的原因有:溫度,老化等.
在做產品時,不僅需要根據datasheet上的推薦使用,并且需要讓陶振,晶振廠家對設計的控制板(成品)做一個匹配測試(設計的整套控制板需在晶振,陶振的極限條件下測試,查看是否能起振,頻率偏差是否正常,振幅是否達標等).平時不能只是看著能起振就認為OK了,對于在高溫下使用或者使用時間久后就會出現陶振,晶振不起振.
注:①晶振電路的具體參數,與所使用的MCU也有關系,所以對于不同型號的MCU,即使晶振/陶振電路一樣,還需做匹配測試,合格后方可放心.
②同一晶振電路,同一MCU,更換了不同頻率的陶振后(如4M換8M),依然需要重新驗證.
晶振起不起振在以上都有說到,后面還列舉出解決方案以及注意事項,這后面兩點算是知識拓展吧,其實對工程那一塊比較有實用性,因為相對于我們不太懂的來說,能看出耐高溫晶振不起振就是很不錯了,至于解決方案還是看個人喜愛.如果真是相對喜歡這一塊,多看幾遍了解其中原理也行,至于更深入一些的還得看個人喜愛.